朱有勇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大家好,我叫朱有勇,是中国工程院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驻村科技特派员。”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第一场采访活动在人民大会堂举行,15位党代表接受境内外媒体面对面集中采访,其中,来自云南的二十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荣誉校长朱有勇向媒体朋友介绍了他的研究新动向——向旱作水稻要口粮,为粮食安全作贡献。
朱有勇说:“2015年,我60岁,成为了脱贫攻坚的一员,把实验室搬到了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用冬闲田种上冬季马铃薯,推广林下中药材种植,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让农民人人都有技能、家家都能有好收成。”
澜沧县曾是国家592个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省27个深度贫困县之一。2016年,朱有勇带领中国工程院专家和云南农业大学创新团队,在蒿枝坝村开展百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当年每亩为农户增收3000元以上,至2019年已在澜沧全县推广种植1万多亩。朱有勇团队还大力推广应用林下三七科技成果,示范种植农户平均每户增收2.5万余元,带动了一批拉祜族群众摆脱贫困,成为农业科技带动农民脱贫致富的典型。
以院士团队为代表的科技力量为澜沧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位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土豆院士”“农民院士”的农业科学家拥有无数“粉丝”,他曾把自己指导老乡们种出的大个头土豆“吆喝”到了人民大会堂,爱农之心切切。
“请问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您和您的同事们都有哪些新的实践呢?”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朱有勇介绍了自己的“硬核”成果。
“今年云南推广了50万亩旱作水稻,我们蒿枝坝村推广了405亩,最高亩产788公斤,最低亩产634公斤,总产量28万公斤。全村人均稻谷产量超过1000公斤。”镜头前,朱有勇骄傲地向中外媒体公布了团队的骄人成绩,一句“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中”掷地有声。
朱有勇说,他的团队成功地解决了“水稻上山”的两个难点,也是两个创新点。一是水稻旱地分蘖技术,研究团队利用杂交优势选育了一系列新品种,在旱地条件下与水田一样分蘖旺盛。二是旱地除草技术,旱地杂草比水田多得多,研究团队根据杂草生长发育规律,创建了杂草萌芽前的封草技术,让旱地稻田杂草不再丛生。“水稻上山”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
朱有勇表示,“水稻上山”是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重要指示的具体实践,“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继续扎根在乡村振兴的第一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为乡村振兴做出更多科技创新,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云南山多地少,良田更少,是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藏粮于技对于保证口粮绝对安全尤为重要。朱有勇院士团队的科技攻关基地蒿枝坝村没有水田,只有旱地,这也是云南大多数农村耕地现状的写照。针对这一问题,朱有勇院士团队在中国工程院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云南实际,成功研发了水稻旱地种植新技术,初步实现了“水稻上山”,为解决山区农民口粮问题找到了一个新的突破口。
链接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切实抓好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实现资源大省向农业大省的华丽转变,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充足。其中,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由2012年的1687.3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1930.3万吨,在全国粮食产销平衡区中稳居第1位,人均粮食占有量达409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人均400公斤粮食安全标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