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强化科技创新的正向激励
2019-06-04 10:58:39 1020阅读 发布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

对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验的是“系统集成能力” 


集成一切有利的要素和资源,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流的创新成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充分涌流


创新就是生产力,企业赖之以强,国家赖之以盛。激活创新的源头活水,既需要弘扬创新精神、培育创新文化,也必须尊重创新规律、保护创新成果,形成促进创新的正向激励。


最近,山东一所高校创造了一项中国高校专利转让纪录的新闻引发关注。该科研团队所在高校为山东省科研体制改革试点高校之一,根据政策,允许成果转化收益的80%划归科研团队所有,而且这笔收入的个人所得税还可以减免50%。这一案例表明,我国在科技计划管理、成果转化、评价奖励等方面的大胆改革正在释放政策红利,科研成果所创造的价值正在更好惠及贡献者,优秀科技创新人才正在得到更多合理回报,这些都激励着更多科研工作者刻苦攻关、逐浪创新大潮。


创新,离不开政策保障和制度支撑。不断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专利制度,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针对性强的税收优惠等等,都是鼓励创新的有效手段。比如,针对芯片行业由于投入产出比大、研发成本高,导致企业利润有限的状况,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日前发布公告,明确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公告,依法成立且符合条件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免征或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这将有利于相关企业增加研发支出,吸引优质人才。其实,越是基础性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越像深埋于地下的种子;把政策的水浇透、把制度的肥施足,才能促进其破土发芽,早日开花结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体系建设和能力建设,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对一个国家来说,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考验的是“系统集成能力”。比如,在科研攻关阶段,怎样吸引更多人才投入基础科学研究,为更长远的技术突破夯实基础?在技术转化阶段,怎样提升转化效率,实现产学研“一条龙”?在技术商用阶段,如何为企业创造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国务院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详解如何进一步提高企业创新能力;教育部党组印发通知,要求各高校完善体制机制,为科研管理“松绑”助力。种种政策措施,正是要拧紧创新链条,激发创新潜能。用足用好政策,凝聚众智、集聚众力,我们的创新能力就会得到系统性、整体性的提高。


当前,有的国家滥用国家力量打压我国创新企业。对这种霸凌主义做法,最好的回应就是中国企业继续发展壮大,把自己的事做好。这不仅要求创新企业具备忧患意识、底线思维,遇事有“备案”、遇险有“备胎”,更需要我们不断完善制度环境、培厚政策土壤,为创新人才和创新企业提供广阔的生长空间。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一个开放、融通的全球创新生态,有助于创新要素的高效配置。我们强调自主创新、提升创新集成能力,正是要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双轮驱动,在自主创新中扩大开放、兼容并蓄,在开放创新中提升自己、实现更高层次的自主创新。集成一切有利的要素和资源,打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流的创新成果自然会水到渠成、充分涌流。


今年5月发布的《2019全球科技创新策源城市分析报告》显示,以北京、上海、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城市,进入了全球创新策源力引领者行列。创新策源力,体现着一座城市持续孕育学术新思想、科学新发现、技术新发明、产业新方向的能力。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展望未来,我们必将在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03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