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 “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2021-09-30 16:33:00 608阅读 发布地区:大理白族自治州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

现将《云南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21年9月2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科技创新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云南实现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撑作用,加快建设创新型云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面临形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驱动发展的经济社会格局和崇尚创新的社会文化氛围基本形成,我国科技实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顺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强国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历史性地将科技创新摆在“十四五”规划各项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以“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指明了科技创新方向,明确了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的“十四五”目标。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考察云南时强调,要在提高创新能力上下功夫;2020年考察云南时再次强调,要强化创新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阐明了科技创新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中共云南省委关于制定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以来,我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在全国创新版图中的位势进一步提升,基本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下一个五年科技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实力跃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提升2位。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实现翻番,全国排名从第23位提升到第19位。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从13.14人年提高到19.12人年。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61件提高到3.21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分别较“十二五”增长83%、66%、81%和233%。科技进步贡献率从45%提高到49.6%。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3.29%提高到6.16%。云南主持完成的8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7人获何梁何利奖。

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更加突出。聚焦发展八大重点产业、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数字云南”重大科技需求,累计突破重大关键技术800余项,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新产品540余个。国产首个、全球第2个十三价肺炎疫苗和二价脊灰减毒疫苗等3种疫苗获批上市,疫苗企业批签发量居全国第1;三七、灯盏花种子种苗标准和中药材标准通过国际认证。世界首创的水力式升船机建成使用;烟草柔性制丝设备生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成全国最大铂族金属再生利用基地;一批先进的绿色铝材、绿色硅材项目相继开工投产。培育了国内首个高维A玉米品种;自主选育的“滇禾优615”荣获全国优质稻食味品质鉴评金奖;花卉新品种数量和种类全国第1;“云上黑山羊”成为中国第一个肉用黑山羊新品种;普洱茶功效及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作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技术体系研究处于国际同类研究的前沿。

科技创新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创新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成功建立新冠病毒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模型,为全国新冠病毒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关键支撑。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科维福新冠灭活疫苗已获批纳入国家紧急使用。发热人群快速筛查系统、云南健康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扶贫为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实现科技特派员对全省8502个贫困村科技服务和创业带动全覆盖,“澜沧模式”、“会泽模式”成为全省科技扶贫样板。科技创新在“九湖”水污染综合防治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级自然资源时空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利用、污染防治等领域,建成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南特色菌种种质资源库等一批高水平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为平安云南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优势领域基础研究成果丰硕。灵长类生物医学、天文、植物化学、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学等重点领域基础研究优势进一步巩固,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成功实现月球激光测距。发布全国首个生物物种目录。种质资源库野生植物种子数量突破1万种,位居全球第2。建成首个国内天然产物大数据中心。首次发现寒武纪节肢动物化石中枢神经系统。成功破解金丝猴适应高海拔环境遗传机制。利用体外培养的树鼩精原干细胞获得世界首只转基因树鼩。首次系统解析了灵长类动物胚胎着床后的分子与细胞生物学事件。国家植物博物馆、中国科学院天元数学中心落地云南。

科技创新平台(载体)得到强化。科技创新条件明显改善,云南实验室建设加速推进,已建成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重点实验室105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3个、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0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云南创新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昆明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云南(大理)研究院、浙江大学云南(红河)研究院等一批新型研发机构落地运行。云南景东120米全可动脉冲星射电望远镜研制重大科技项目等落地实施。临沧市获批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楚雄省级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玉溪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通海国家创新型县建设深入推进。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已成为全省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

科技人才培养引进持续加强。围绕科技人才培养、引进和激励等方面,相继出台配套制度68个,推进改革举措83项,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建立健全科技人才双向兼职、离岗创业及人才流动机制,人才分类评价改革深入推进。人才结构持续优化,增选两院院士4名,培引科技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高端外国专家123名,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对象635名,各类创新创业团队153个,入选国家科技领军人才56名。全省R&D(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折合全时当量5.72万人年。

创新生态日益完善。成立省科技领导小组,建立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完成全省科技管理系统机构改革。深化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实施经费“包干制”试点,赋予科研机构及人员更大自主权,开展“揭榜制”试点。综合运用风险补偿、创业投资引导、创新券等方式助力创新创业,“科创贷+风险金池”大幅降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云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施行,云南省技术市场投入运行。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围绕“三评”改革、优化科研管理、科技奖励、科研诚信、科技管理廉政风险防控等出台系列配套政策措施,全社会创新创业生态呈现新气象。

科技开放合作打开新局面。京滇、沪滇、泛珠三角等区域科技合作持续深化,“科技入滇”常态化。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422个,派出驻沪驻深科技联络员“小分队”。牵头落实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9项改革试点任务,自贸区管委会颁发首张实验动物许可证。启动实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落地云南,共建中—老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联合实验室等20余个创新合作平台,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与科技发达国家、金砖国家合作的“朋友圈”不断扩大。

(二)面临形势

从全球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度融合发展。新能源、生命科学、航空航天、纳米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孕育新突破,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加速迭代,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正在塑造新的经济形态,科技带来巨大机遇也潜藏重大风险,全球科技治理体系和科技规则加速重构,大国科技竞争加剧,科技创新成为重塑国际格局的关键变量。

从国内看,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世界科技强国新征程。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国家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创新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担负着前所未有的历史重任。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面对诸多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科技自立自强成为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和风险挑战的战略选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需要科技发挥更关键、更强劲的支撑引领作用。

从我省看,全省经济社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期,向科技要动力、向科技要解决方案的关键期。科技创新面临一系列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我们要深刻领会和落实“越是欠发达地区,越需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科技创新在全国创新大局和全省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立足新发展阶段,需要坚持创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进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优势特色领域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云南贡献,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贯彻新发展理念,需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为一二三产业跳过中低端、直接进入高端行列提供强劲动力,真正把科技创新充分融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实践。融入新发展格局,需要在建设强大国内市场与南亚东南亚国际市场之间的战略纽带中用好科技创新这个有力杠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市场空间、内需潜力,提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场景,为深度融入国际循环、畅通国内循环筑牢创新根基。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作为欠发达省份,云南科技“基础弱”、“底子薄”的现实还未根本改变,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短板突出,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社会研发投入严重不足,全省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增长速度跟不上地区生产总值增长速度,研发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二是创新主体不多不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少,仅占全国总数的0.61%;多数企业仍处于产业链供应链低端,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营业收入之比仅为0.89%,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有研发机构的企业比例仅为10.86%。三是创新平台和创新基地不多不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仅占全国的1%左右;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创新载体作用发挥有限。四是创新人才不多不强,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数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高水平创新人才缺乏,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全省两院院士仅占全国总数的0.65%。五是基层科技力量薄弱,全省129个县、市、区,只有15个县、市、区单独设立科技局;省本级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支出的1.66%,州、市仅为0.69%,县、市、区仅为0.41%。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把科技创新摆到前所未有的核心位置,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十四五”时期面临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以高度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扛实责任、担当作为,把科技创新的各项安排部署落到实处,聚重点、补短板、强弱项、锻长板,加快提升全省自主创新能力,开启创新型云南建设新征程。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支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为主线,着力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支撑产业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和民生改善;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创新体制机制,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着力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建设创新型云南,为推动新时代云南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新贡献。

(二)基本原则

——坚持服务科技强国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科技强国建设,打造领先科技力量,聚焦优势特色领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云南力量。以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支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和创造市场新需求,全面提升云南在新发展格局中的嵌入度、贡献度和价值链地位。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确立科技创新在云南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人才强省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支撑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

——坚持面向经济主战场。聚焦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建设“数字云南”的重大科技需求,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推动产业基础、产业链和供应链迈向中高端,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科技创新造福民生。秉持创新依靠人民,创新造福人民的理念。充分激发广大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创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人民生产、生活中,用科技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持统筹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把安全发展贯穿到科技工作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按照强能力、防风险、保安全的总体要求,加强科技安全能力建设,强化科技安全组织管理,增强科技对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坚持体制机制创新与开放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落实“抓战略、抓规划、抓政策、抓服务”要求,统筹全省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充分释放创新创造活力,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国内国际深度开放合作,拓展国际科技合作和人才交流新渠道,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中心。

(三)主要目标

力争到2025年,优势特色领域科技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科技创新驱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创新型云南基本建成。展望2035年,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综合科技创新指数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创新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创新型云南迈上新台阶。

——科技支撑“三个定位”建设精准有力。围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建设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等的主要科技需求得到有效解决。聚焦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西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污染防治攻坚、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科技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围绕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辐射联动国内国际科技创新资源的能力与水平显著提升。

——产业创新发展成效显著。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世界一流“三张牌”走深、走精、走长。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营业收入的比重达10%,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技术创新体系更加完备。

——区域创新格局日益优化。区域创新布局持续完善,基层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形成滇中主导、各具特色、联动创新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更加畅通,技术市场建设不断完善,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130亿元。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培育形成区域性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创新能力明显提升。领先科技力量不断增强,创新平台布局持续优化,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企业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协同联动、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格局。全社会研发投入稳定增长,优势特色领域创新水平明显提升,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达525亿元,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9件。

——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加快转变,科技管理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科技资源配置持续优化,科技评价改革逐渐深化,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断激发,科研作风学风加速改进,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三、科技支撑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以加快民族地区创新驱动发展、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建设平安云南和健康云南,让先进科技成果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技支撑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乡村产业提档升级、人居环境改善、人才队伍建设、文化繁荣和治理手段现代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加快构建全面支撑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优先提升民族县、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强化农业农村科技创新供给,让脱贫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科技护航平安云南建设

围绕平安云南建设战略需求,重点开展公共安全、防灾减灾、安全生产、社会治理等领域关键技术研究和应用示范,构建精准智慧保障技术体系,推进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预防控制、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关键技术持续创新,提升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和自然灾害防御水平,增强经济社会发展安全保障能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平安和谐。

(三)科技引领健康云南建设

围绕健康云南建设战略需求,在重大疾病防治、应对人口老龄化、妇女儿童及残疾人健康、提升区域医疗水平等方面,加强疾病(传染病)防治技术体系建设和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促进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大幅提升重大疾病预防诊疗水平和全省各族人民的健康水平。

四、科技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聚焦生态环境保护重大科技需求,加大生态文明领域科技创新力度,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促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新成效,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国家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为全面建成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科技力量。

(一)科技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加大水、土壤、大气污染防治和废弃物处置等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信息化智慧化水平,为我省深入开展以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为重点的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提供科技支撑。

(二)科技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安全等领域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三)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

围绕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和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愿景目标,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和应用,开展低碳、脱碳以及负碳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持续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引领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

五、科技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坚持内外统筹、双向开放,将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有机衔接。对内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建立科技创新合作机制,对外主动参与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建设,打造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有效服务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

(一)加快建设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打造“科技入滇”升级版,把“科技入滇”作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吸引国内外科技资源为云南创新发展服务,面向发达省份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形成“协同创新、梯度转移、内外循环、辐射带动”的开放合作新格局。

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引导和支持我省企业在全球主要创新资源集聚区布局建设海外科技创新中心、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实施“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深化国际人才交流合作。充分发挥“科技入滇”机制作用,加强院士专家协同创新试点工作,推动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云南。

打造梯度转移中心。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区域,构建成果转化和产业转移承接机制,探索“共建园区”、“飞地经济”及统一开放的技术市场、公共服务平台等。依托园区开展东西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

(二)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

主动参与和实施国家“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开展更加开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国际科技合作。加快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升合作层次,加强资源共享,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科技相通”,有效提升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创新辐射和创新联通能力。

开展联合研发。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国际交通枢纽、国际能源枢纽、国际数字枢纽和国际物流枢纽等重大科技需求,开展联合攻关。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粮经作物种植、生物育种、疫病防控、生态环保、生物安全、电力技术等领域共建联合实验室。积极寻求与新加坡、泰国、斯里兰卡等国家在加工制造业、基础设施、生物医药、信息网络等领域的科技合作。

推进技术转移。加强中国—南亚技术转移中心、中国—东盟创新中心和金砖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等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建设。主动服务我省企业“走出去”,为企业在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缅、中老经济走廊沿线国家建设农业、能源、装备制造、钢铁、建材、化工、轻工(轻纺)等境外产业基地与科技示范园提供科技支撑服务。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合作园,开展国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孵化国际化科技型企业,培养市场化国际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和经理人,集聚国内外科技人才。支持昆明做好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工作。开展面向南亚东南亚的科技金融服务。

深化科技人文交流。实施“智汇云南”计划,选派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国家开展科技服务,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组织云南国际人才交流会。建立云南省与南亚东南亚国家政府科技部门间联络机制。支持各类创新主体、智库等与国外同行加强联系,以资源交互、信息共享、技术示范和人才培养为基础,密切合作,形成长期、稳定的沟通交流渠道。

六、聚焦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围绕重塑支柱产业新优势、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数字经济等,聚焦重点领域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需求,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点新产品,加大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力度,支撑重点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力争突破关键核心技术500项,开发重点新产品500个。

(一)绿色能源

按照“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多能互补布局要求,加强水电、风电、光伏、石化等能源开发,以及储能关键技术研究,推进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产业链深度融合,延伸能源产业链,加强智能电网技术研究,为打造世界一流“绿色能源牌”提供科技支撑。

(二)先进制造

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及节能汽车等科技创新需求,开展关键技术攻关、集成研究、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示范应用,推广流程智能制造、离散智能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远程诊断与运维等新型制造模式,建设网络化、柔性化、智能化、绿色化生产系统。

(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

以保障粮食安全和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为目标,全面支撑“一二三行动”计划,聚焦“一县一业”,抓住种子、电商“两端”,坚持设施化、有机化、数字化发展方向,在生物育种、绿色高效生产、农业生态安全和智慧农业等领域持续发力,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集成应用一批先进实用成果,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我省粮食自给水平和自我平衡能力,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

生物育种。以面临国际竞争压力的主要农经作物、畜禽、水产和林草等动植物品种为重点,推进育种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加强国内外种质资源收集与引进、系统精准鉴定、挖掘和创新利用。实施良种联合攻关,攻克一批生物育种关键核心技术,选育一批优质高产、多抗广适、适应机械化种养、轻简化栽培及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突破性系列新品种。强化体制机制、组织模式创新,围绕遗传资源挖掘、品种创制、良种繁育、种子加工、中试及产业化全链条配置创新资源,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基地为依托,产学研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绿色高效生产。围绕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优势特色产业,聚焦农业生产区域布局、生产模式创新、农产品品牌打造等重点环节科技创新需求,开展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高效种植养殖新技术、新模式研究与集成示范,推进生产生态协同、农艺农机融合,构建绿色增产增效综合技术体系,推动农业绿色有机发展。

农业生态安全。围绕绿色、生态、高效、优质、安全发展需求,以耕地质量保育、污染土壤恢复和安全利用、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和动物疫病防控等为主攻方向,加强绿色技术攻关,着力破解制约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农业资源环境问题,为推进农业区域综合治理,发展绿色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提供技术保障。

智慧农业。加快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运用,着力推进数字农业、农业物联网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健全完善为农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强化信息资源开放共享,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全过程数字化和智慧化水平。

(四)现代食品与特色消费品

围绕标准化加工、智能化控制、健康型消费等重大产业需求,聚焦工程化和智能化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保鲜物流等重点领域,开展精深加工、成品品质控制,以及营养靶向设计与健康食品精准制造等技术研究和装备开发。

(五)生物医药

发挥我省在中医药(民族医药)、生物技术药等方面的特色优势,围绕促进生物技术药物领先发展、加快现代中药转型发展、推动仿制药突破发展的目标任务,加快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我省生物技术药、中药民族药及健康产品、化学药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产品研发、上市品种二次开发及质量标准提升,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六)新材料

围绕有色金属、黑色金属、稀贵金属、化工材料,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装备和产品,推进合金功能材料、电子浆料、电子信息材料、环保催化材料、稀贵金属新型功能材料、绿色铝材、绿色建材、医学生物材料等新材料产业迈向中高端。

(七)新一代信息技术

围绕资源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发展主线,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创新和应用创新,支撑建设一批重点行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