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云南新闻网 作者:余雪彬
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与云南省山水相连,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近,农业科技合作具有天然条件上的优势。近年来,云南农业科技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云南农业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快。
中国、柬埔寨、老挝、泰国、越南5国的60余位农业专家22日齐聚昆明,参加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第六届理事会,分享自2008年以来在农业科技合作方面取得的成果。
大湄公河次区域是指湄公河流域的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成立于2008年3月,旨在平等、互利、共赢的基础上,形成合作长效机制,开展和促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引领农业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技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支撑粮食安全、消除贫困、保护环境的目的。
在第六届理事会上,来自柬埔寨王国国家农业科学院、老挝国家农林科学院、泰王国农业合作部农业司、越南国家农业科学院的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植保和农经工作组代表就2008至2013年的合作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并讨论下一步示范计划、合作项目及方案。
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赵志武表示,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与云南省山水相连,自然生态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相近,农业科技合作具有天然条件上的优势。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农业经济工作组组长冯璐介绍说,全球46%的山区人口集中在亚洲太平洋地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分散在发展中国家,山地面积广、贫困人口多是大湄公河次区域的普遍现状,农业交流合作要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和提高收入等为主导,以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
通过理事会讨论,合作组各成员单位签署合作备忘录,以促进在水稻、大豆等品种培育种植方面的人员交流、技术合作和智力保障等工作的开展,同时会上还建议成立中国——东盟植物保护创新实验室、中国——老挝植保联合实验室,旨在推进成员单位在植保科技上的科技创新。
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成立6年来,先后成立大豆、陆稻、甘蔗、马铃薯、植保和农经6个专业工作组,通过合作组平台交换品种264个,合作组还就次区域农业重要有害生物和入侵生物开展了联合考察,提交了各国重要农业病虫草害名录,建立了针对大湄公河次区域植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和防治经验的常态化交流平台。(余雪彬)
长期以来,农业科技合作作为云南省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各国合作的重要领域,多以国家间双边合作为主,缺乏多边合作平台和机制。为推进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合作在更深层次、更广范围可持续开展,推动合作机制化,构建简便、灵活、高效、易操作的农业科技多边合作平台。2008年。云南省科技厅、云南省农科院与大湄公河次区域五国合作,成立了大湄公河次区域农业科技交流合作组,并在昆明常设秘书处。下设的专业工作组也从最初的4个增加到6个,分别在大豆、陆稻、马铃薯、甘蔗、植物保护和农业经济领域开展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农业科技合作初显成效
合作组成立6年来,通过合作组平台交换品种264个,筛选试验品种48个,示范适宜品种38个,示范面积6500公顷,培训科技人员和农户9209人次。适宜品种中,陆稻平均增产31.1%,大豆平均增产11.1%,甘蔗平均增产33.3%,马铃薯平均增产10.5%。
合作组还就次区域农业重要有害生物和入侵生物开展了联合考察,提交了各国重要农业病虫草害名录,建立了针对gms植物保护中存在问题和防治经验的常态化交流平台。中方科学家与来自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的科研人员,对稻飞虱、稻瘟病、小菜蛾、外来入侵生物、杂草及其绿色防治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并进行技术培训,为建立gms联合防控机制,提高防控水平,有效制定防控对策与措施奠定了基础。
推动农业技术、成果和人才走出去
在大力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同时,合作组还与涉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部门合作,以市场为导向,成立了由28个成员单位组成,跨行业产学研结合的“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积极推动本省农业适用技术、成果和人才走出去。目前,“云南农业走出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建立农业基地,进行育种筛选,开展示范试验种植和推广,已取得初步成效。杂交水稻品种“云光14号”成为云南第一个在境外获得认定和商标注册的农作物新品种;“云光14号”、“云光17号”等云南优质稻在越南、缅甸、老挝、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南亚国家推广面积累计达100余万亩;云南选育的甘蔗品种在缅甸累计种植近100万亩;在柬埔寨建立的“云南—暹粒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取得良好社会效益,荣获柬埔寨国王奖。
为开展周边外交提供科技支撑
合作组成立以来,陆稻、大豆、甘蔗、马铃薯、植物保护和农业经济6个专业工作组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务实开展跨境农业科技合作,广受好评。柬埔寨农林渔业部稻作司司长、柬埔寨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缅甸农业水利部推广司司长、缅甸农业大学校长都曾是合作组会议和培训的座上宾。缅甸农林牧渔科学院院长曾充分肯定“进一步发展缅甸的农业生产,云南的品种技术必不可少”,柬埔寨农业科学院院长也积极推动与云南在大豆方面的合作,越南农业科学院院长认为与云南开展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合作是解决越南种薯生产问题的最佳途径,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前总领事更表示 “老挝农业没必要到处合作,就与云南合作、利用好云南的品种技术就足够了”。
合作组作为亚洲开发银行正式合作伙伴,项目纳入其支持的核心农业支撑计划。国际粮农组织、国际农业发展基金把云南省农科院列为其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技术依托单位。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国际水稻所正积极借助合作组平台开展工作。
目前,云南省科技厅正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争取从国家层面将合作组上升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政府间合作平台。下一步,还将把这一行之有效的多边农业科技合作模式和机制向南亚推广,成立“中国(云南)—南亚农业科技合作交流组”,加快推动对南亚和孟中印缅的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为全省桥头堡建设和融入“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作出贡献。
来自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尼泊尔、伊朗、斯里兰卡和中国等6个国家的近200名农业研究专家曾纷纷表示,云南在农业发展方面总结取得的经验对南亚、东南亚国家的农业发展极具借鉴意义。
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在农业种植领域拥有许多世界领先的技术。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区内高原、山地面积广,近年来云南因地制宜地在农业发展上走上高原特色农业发展道路。同时,云南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与东南亚、南亚多国临近,在发展跨境农业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尤其是近年来中缅边境替代种植发展情况良好,技术交流的不断推进,也促进不少云南农业品走出国门。
2003年,云南农业部门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山区可持续农业生产系统发展战略”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比较接近,云南以粮食安全为基础,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经验可在大湄公河次区域广泛推广,会后这一经验被称为“云南模式”。
云南省商务厅对外投资处副处长颜炯称,目前云南的海外投资项目中三成以上与农业有关,云南的不少先进农业技术被介绍到缅甸、老挝等地,在提高当地农民收入水平外,也为加强当地的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2010年3月,云南与老挝南塔省政府合作建立中老农业科技示范园,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先后为老挝培训农业专项技术人才300多人次;筛选出适宜老挝推广的粮作品种13个,蔬菜品种4个,马铃薯品种2个;粮食产量由原来每季每亩收220多公斤提高到450公斤,当地农户经济效益明显增加。
同时,“云南——暹粒友好农业科技示范园”项目在柬埔寨暹粒省实施,“中越河内农业科技示范园”和“越中农业科技示范园”分别建在越南河内和云南保山,开启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互设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先河。
斯里兰卡农业部高级科学家瓦特表示,云南的气候条件和斯里兰卡颇为相似,云南在发展热带和高原农业方面的经验值得斯方学习,同时期待未来两国在农业技术方面的交流愈加密切。孟加拉国农业学家博其尓也对"云南模式"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云南地形复杂,农业发展条件有限,但仍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极具借鉴意义。(余雪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