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答记者问
2022-12-06 00:00:00 453阅读 发布地区: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近期,一些地方外来物种入侵信息不时见诸报端。不少外来物种影响入侵地的生态环境,损害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办公室有关负责人。


多部门共同防控外来物种入侵


问:我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形势如何?


答: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例如巴西龟、加拿大一枝黄花等都是外来入侵物种。


由于我国陆地边境线长,始终存在着外来入侵物种随气流、水流等自然途径传入的风险。同时,随着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外来入侵物种随货物贸易、人员往来等无意传入进而造成危害的情况日益增多,非法引进饲养“异宠”、违法违规放生等新情况不断出现,更大程度上加大了外来物种侵害风险,这些物种一旦扩散定殖,彻底清除难度较大。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作出专门规定,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配套《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从源头预防、监测预警、治理修复等方面,全面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农业农村部、教育部、科技部等10个部门组成了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组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专家委员会,制定实施工作方案,系统推进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


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


问:日前,农业农村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海关总署、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制定了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物种遴选有何考虑?与现有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相关名单相比,有哪些变化?


答:在物种遴选依据上,主要有4方面考虑,即危害程度重、扩散蔓延快、防控治理难、危害形式多样。


名录制定过程中,根据物种调查数据和侵害风险评估结果,对过去已有相关名单所列的物种进行逐个分析,调整了一些常年在国内发生、分布区域清晰、防控措施比较成熟的物种,增加了部分新发生且潜在危害较大的,或者危害程度有所加重的物种。经反复评估论证,包括草地贪夜蛾、鳄雀鳝、加拿大一枝黄花、红火蚁、福寿螺等,共计59种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列入名录。


名录所列物种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的重点。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原则,后续将在加强物种发生情况信息收集和危害风险研判的基础上,进行物种的适时增减。


5方面举措加强防控


问: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综合防控?


答: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际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将落实相关法律规定和政策规章,强化源头预防、综合治理、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断提升外来物种侵害防治水平,重点采取以下5方面举措:


源头预防。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寄递物、跨境电商等渠道检疫,对发现的入侵物种及时进行除害处理。加强境内跨区域调运种子苗木、植物产品、水产苗种等检疫监管。


普查摸底。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研判外来物种入侵扩散趋势。


监测预警。依托现有监测网络,优化监测站(点)布局,加强重点物种发生区域和入侵高风险区域监测。


精准治理。分类别、分物种制定防控技术指南,明确防控关键时期、重点区域和主要措施,开展“一种一策”精准治理。指导地方因地制宜选用物理清除、喷施药剂、生物防治等措施。


科技支撑。加强物种防控技术攻关,研发绿色防控技术产品,完善调查监测、综合防控等技术标准规范,探索形成安全高效、经济可行的综合治理技术模式。


来源:新华社

编辑:沈凯丽